1912年7月10日至8月10日,中华民国全国教育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后,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教育会会员汤尔和办一所国立医学校,汤尔和表示同意,并提出学校要专门教授西方医学。9月,中华民国教育部致电汤尔和到京,筹划创立医学校。10月16日,中华民国教育部签发命令,任命汤尔和为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校长。1923年,学校被改建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1927年,北京所有国立高等学校被改组,合并组建国立京师大学校,学校更名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医科。1928年11月,国立京师大学校改组为国立北平大学,医科改组为医学院,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
1937年9月,全面抗战爆发,国立北平大学等高校奉命迁往西安,部分师生留守北平,西迁师生成立了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并迁往陕西城固,同年,留守在北平的师生则加入了伪政府创办的“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1939年8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成国立西北大学,同时医学院独立,改建国立西北医学院。1945年12月中旬,北京各公立大学被统一编为“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北平大学医学院被编为“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1946年7月,北大在北平复校,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六分班并入北大,称谓北京大学医学院。1948年11月,医学院地下党组织根据北平地下党委的指示,接管了医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时,北医独立建制,脱离北大。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正式颁发“北京医学院”印章。1954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卫生部和北京市先后将原中央人民医院、建工部职工医院、北京市平安医院、市立第七医院等四所医院拨给北京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1959年3月,被确定为十六所全国重点学校之一。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1966年至1970年间,学校的教学工作处于停滞状态,五年间没有招收任何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1970年,学校开始招收三年制工农兵学生。粉碎四人帮后,学校的教学秩序开始恢复。1984年,学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大学之一。1985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正式成立研究生院。1997年,学校入选211工程。2000年4月3日,北医与北京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5月4日,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20世纪50时代,学校建立并完善了各级教学组织和教学制度,加强了教学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基层教学组织统一定名为教学研究组,制定并健全了《暂行学则》、《教学实习制度》、《学生考勤制度》、《学籍处理暂行规定》等制度。期间还建立了包括学术委员会、教学方法研究委员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委员会等在内的专门委员会,并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条例、工作计划。
1960年,根据《高教六十条》规定,学校确立了实行党委领导下院长为首的院务委员会制。1964年下半年,学校进行了次教学改革,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改变注入式教学法,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减少考试课程,每学期只考2-3门课,加强考前辅导,试行开卷考试。
设备设施
1953年个五年计划开始后,国家决定在北京西郊扩建包括北京医学院在内的一批高等院校。经中央卫生部核准,北医期建筑面积为45680平方米,当年总投资7533000元(新币)。1959年7月9日,学校举行游泳池开幕典礼。1960年3月5日,总面积3270平米的跃进厅交付使用。1985年,学校获国家投资8500万元,增建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师资教员
截至1952年7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382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26人,讲师50人,助教211人。此外,还聘请了外科大夫王大同、口腔矫形专家王杰泉、口腔内科专家张乐天、眼科专家毕华德、内科专家马万森等到有关科室任专兼职教授。
1953年至1957年,中央卫生部为北医从苏联聘请了12位专职专家和7位兼职专家,涵盖了病理生理学、生理学、药理学、流行病学、一般卫生学、劳动卫生学、营养卫生学、神经与精神病学、医疗体育学、小儿科学等十多个学科。
截至1965年,学校共有教职工(含附属医院)4867人,专职研究人员39人。
班级生数
1955年,学校首批录取了研究生61人,1956年,14个专业共招收研究生18人,录取了副博士17人。1957年7月31日统计,时北医共有学生3214人,其中男生1751人,女生1463人;医疗系1243人,儿科学系224人,药学系490人,口腔医学系483人,公共卫生学系622人,干部班79人;本科生3141人,研究生69人。
机构设置
科研机构
1959年,学校建立了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
1964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了抗菌素研究室、口腔病理研究室、消化生理研究室、核酸化学研究室、临床代谢研究室、泌尿外科研究室、成型外科研究室等7个研究室。
1972年,北京市卫生局决定在北京医学院肿瘤科的基础上筹建肿瘤防治研究所。
1978年至1980年,学校经批准建立了基础医学、环境医学。临床医学、药物、泌尿外科、口腔医学、血液病、临床药理、精神卫生、医学教育等研究所以及研究室。
1982年,建立了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1984年,建立了研究所、药物依赖研究所。
1985年,国家批准在北医筹建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实验室。
院系设置
截至1957年,学校共设立了医疗系、儿科学系、药学系、口腔医学系、公共卫生学系等5个系。
截至1965年,学校共设立了医疗系、药学系、口腔医学系、公共卫生学系、基础医学系等5个系。共有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平安医院、口腔医院等6所附属医院,病床2300张。
1985年,学校成立护理系,是中国首批恢复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之一。
人才培养
1955年,北医开始招收研究生。1949年至1966年,学校累计本科毕业生6892人,专科毕业生607人,共招收研究生229人,通过毕业论文答辩142人。1978年,学校恢复研究生招生。1982年,学校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4年,学校开始接收新中国批以临床训练为主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同年,新中国位依靠自己力量培养的博士生在学校通过论文答辩。
科研成果
1955年5月,学校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次学术报告会,在全会上报告的论文共十篇。其中,吴阶平副教授关于“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见解、朱洪荫副教授的拇指再造术等科研成果均处于国际水平。1957年5月,学校举行了第二次学术报告会,除大会外,还按学科分成了四个小会,大小会上报告的题目共达72个。
1963年,学校承担了《1963-1972年全国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草案)》56个项目中的41个,其中由学校主要负责的有4个,由学校负责的有30个,并且还承担了国家科委轻工组及建筑工程十年科学规划中有关环境卫生的研究项目。
文化大革命初几年,学校的科研工作基本停滞。1971年,随着形势的好转,学校的科研工作开始有所恢复。至1975年,学校先后开展了包括针灸、肿瘤、气管炎、计划生育等在内的20个科研项目的研究。1975年7月,研制成功了中国大陆批乙型肝炎疫苗。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学在北京召开,学校共有46项成果受到大会表彰。3月2日,上级指派北医承担1号任务研究工作,开展保护毛主席遗体的研究工作。9月12日,《医学百科全书》开始编纂,学校承担了其中的组织胚胎学、生化学、儿童少年卫生与学校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泌尿系统疾病、整形外科学、学等七卷的主编任务。
1981年,陆道培教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5年,陶其敏教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汤健教授的心钠素研究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